高小平,马克思主义学院2018届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专业硕士毕业生。2021年6月任理塘县委宣传部文明办副主任,2023年6月至今任理塘县政协办公室副主任。在校期间,参加各种活动。2015年担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助教,协助教学工作;2016年在巴中开展暑期“三下乡”,调研精准扶贫,团队获得校级一等奖;2015年调研蒲江县成佳镇茶产业,参加两学一做与全面从严治党关系研究课题组;2017年参加廉洁自律课题组,负责整理、评述资料;2018年参加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征文暨演讲比赛,获二等奖。曾获研究生学业二等奖学金3次。
我叫高小平,1986年的冬天,我在海拔4000米的理塘高原呱呱坠地,我一出生腿脚就先天残疾,但这并未阻碍我前进的脚步。从小就被教导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因此我始终坚持信念:别人跟我比条件,我跟别人比明天。幸运的是家人和老师都全力支持我上学。2006年我考入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本科毕业后顺利考上了理塘县选调生。尽管体制内工作稳定,但是我并未止步于此,为了给自己“充电”,我选择了攻读硕士学位。2015年,我成功地被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录取,2018年顺利毕业。

在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我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广泛阅读各类书籍,主动加入学生会,担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贾国雄老师的学科助教,为学院、班级尽心尽力,还参与了学校、学院举办的各项活动,如社会实践、基层调研、辩论赛、演讲赛、文艺表演等,在这里我的各项能力都得到了提升。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老师们在学习上对我尽心尽力地指导,在生活上关心帮助我,这些都让我感到十分温暖、难以忘怀。
面对就业,我保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我是一个残疾人,过去会有些不自信,但是在老师帮助下,我开始寻找自己的闪光点,了解自己的优劣势,经过这种职场规划的训练,结合自身实际,让我的心态发生转变,逐渐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

求学期间我就心系家乡。2010年本科毕业典礼上,我接过刘诗白校长颁发的志愿者荣誉,说出了自己的心声:我是高原人,要怀着感恩的心去建设家乡,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发光发热。通过理塘县选调生考试后,我就职于濯桑片区工委。2011年4月,调任理塘县残联办公室主任。2018年研究生毕业后,我毅然放弃了在成都的工作机会,选择回到理塘县工作。2019年至2021年5月抽调至千户藏寨景区管委会工作,与同事一起深入挖掘宣传理塘文化旅游资源。2021年6月任宣传部文明办副主任,负责文明城市创建和外宣工作;2023年6月任理塘县政协办副主任,负责办公室相关工作。2021年当选理塘县十四届政协委员。
不管是在基层工作还是在机关工作中,我都秉持耐心和责任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基层工作中,我始终关注贫困群体利益,采取“一对一”帮扶模式与贫困户结对子,目前已结有七家对子,为困难户提供了极大帮助。在残联工作期间,我为腿脚残疾的人发放轮椅,帮助脑瘫儿进行康复救治,带领残疾人前往成都八一康复中心安装假肢。在宣传部期间,我时常走街串巷,了解文明城市创建开展困难的症结所在,统筹多家单位解决问题。在政协期间,积极协助开展文史、提案工作,加强与政协委员的沟通。

通过“丁真效应”提升了理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推动文旅产业发展方面作出了自己的贡献。积极参加在北京、武汉、珠海、成都等地的文旅推介会、接受《人物》《中国经营报》《南风窗》《北京青年报》《甘孜日报》等报刊采访、参与《无穷之路》《念念青春》《冒险雷探长》等节目录制、开网络直播和拍摄短视频介绍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等,多形式地宣传推介理塘文旅资源,见证了理塘文旅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
读大学时我就喜欢文史、写作和演讲,走入社会我依旧没有放弃。在景区期间,我协助设计和建设了“318旅行记忆微博物馆”“黄正清将军生平陈列馆”等,牵头完成了理塘县千户藏寨口述调查《理塘记》的收集整理工作。2022年至2023年协助县委宣传部领导创建新时代文明实践体系,在县城建立 “一中心一广场一基地”,在乡镇、村(社区)建立17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2023年6月12日至6月16日参加全省选调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示范培训,期间我写的感悟《绿玛梅朵的梦》,刊载于《四川党校报》微信公众号。本人撰写的小说《阿洛土司的朦胧诗》、散文《表弟的婚礼》等文章刊载于《贡嘎山》杂志。2023年12月中旬,作为县委宣讲员我还参加“石榴花开·雪域高原百姓坝坝会”县委宣讲团赴高城镇开展宣讲活动,覆盖干部群众3000余人。
最后,作为西财的毕业生,我以三个关键词对学弟学妹们提出希冀。第一,提升。社会需要有能力、能上手、能成事的人,研究生期间,同学们不仅要提升研究能力,还要多方涉猎,掌握更多应用技能技巧,唯有这样才不会被社会所淘汰。第二,目标。没有目标的人生没有方向,只有目标明确才会更加有动力。将来要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些都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第三,自信。自信的人才是最美的,不仅要对自己自信,还要对自身所学专业自信,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帮助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