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卓,统计学院2023届统计学专业硕士毕业生,现就职于成都市审计局。在校期间曾担任统计学院研究生会主席、统计学院分团委学生会副主席、篮球协会副社长、统计学院本科生党支部副书记、第七届西南财经大学骨干培训班学员。曾在京东科技风险策略中心担任算法工程师实习生,在网易有道人工智能产品部担任产品经理实习生。研究生期间各科平均成绩GPA 4.28,学业成绩和综合评测均排名专业第一。曾获国家奖学金、学业一等奖学金、优秀研究生奖学金、四川省优秀毕业生、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等荣誉。
精进学业,于笃志尚学中锤炼过硬本领。我认为在大学中,努力提高专业素质、不断精进学业始终是学生本分,是作为一名新时代大学生的首要职责。理学统计学专业的课程牢建在数学基础之上,相比于其他专业课程难度比较高,学习的过程较为枯燥,这就要求我们投入大量的精力和专注度在课程学习上。由于课程中涉及的定理证明和推导较多,有些概念较为抽象,学习内容很难当堂消化,所以我通常会在课后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复盘,通过梳理笔记、手动推导、高质量完成作业的方式来消化吸收知识。同时,在学习时可以尝试用自己的话把概念解释清楚,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入了。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用统计方法对大量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应用带火了统计学专业,这也对我们的编程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建议学弟学妹们在学习编程时一定要动手实践,在学习时带着解决问题、‘打怪升级’的心态,才能更好地掌握这项技术。最后,希望不论是在校园内,还是走出校园,大家都可以保持一种终身学习的心态,学习本身能够给予你的远不止升学、就业的优势,还有直面困难的勇气、坚持不懈的心性、克己自律的习惯、直至挑战不可能的能力。

行而不辍,于志愿服务中砥砺初心使命。在学习之余,我积极投身于各种社会实践和志愿活动,三下乡、国际暑期学术夏令营、西财暖冬等志愿活动中都不乏我的身影。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我的大学生活,还提高了我的综合素质。我建议学弟学妹们可以根据自身兴趣和特点参与一到两个学生组织,如学生会、学生广告实验公司、艺术团及各种社团组织等。在这些组织中,可以结识来自不同背景的同学,还可以获得无话不谈的挚友,帮助你快速适应大学生活。同时,也能学习和实践组织管理的各方面技能,如活动策划、团队协作、语言表达等,这些技能对未来的职业发展非常有帮助。

履践致远,于实习实践中探索生涯规划。虽然在大一刚入校我就学习了“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发展”这门课,但直至我到了研究生阶段,面对就业还是很迷茫。统计学专业的就业范围较广,主要有以下四个就业方向:一是政府部门,如发改委、统计局、财政局、审计局、经信局等;二是银行、保险、证券公司等金融部门;三是市场调查公司、咨询公司、各公司的市场调研部门、各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和工业企业的质量监测部门等;四是互联网行业。在职业规划时,我不清楚自己擅长从事什么样的职业,也不清楚如何找到自己喜欢的职业。而通过实习,我对不同职业的认识渐渐清晰了起来,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求职意向。我的第一份实习是算法工程师,当自己真实体验过这份职业后,我才清楚自己不喜欢当一个每天面对电脑的‘码农’,而是更喜欢一些与人沟通、需要多方合作才能完成的工作。对于目前还没有清晰职业规划的同学,我建议大家可以把实习offer当作一张有效期3个月以上的人生体验卡。这张体验卡让你短暂但真实地体验了一个职业的工作内容。如果你对体验感到满意,也许职业生涯就此有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如果你并不满意,你也可以从此避开非常不适合你的职业道路,做更明智的职业选择。对于有清晰职业规划的同学,可以通过对比意向职业的招聘公告和自己的简历找到差距,从而有针对性地寻找实习提升自己的能力。建议学弟学妹们不要把实习当成一项得过且过的任务,而要在实习过程中想办法提升自己,不断制定比较高的目标去完成,比如可能领导只是让你去负责项目中某个小模块的事情,那么你要把你的思考、好奇心放在全局、整个项目上来看,多思考“为什么”,搞清楚项目的大背景、跟着领导在会议时多思考和提问。这些思考可以帮助你进一步挖掘你实习的产出价值,进而演变成核心能力和专业技能的提升,而不是最后实习完了只拿到一个无用“实习证明”,最终在校招环节面试时,你的核心能力和专业技能才是“硬通货”。此外,很多大厂都有很好的知识沉淀体系和文档,在自己手头工作搞完后,你有大把的时间去吸收这些文档精华,哪怕是部门下半年规划、某个项目的总结汇报方案、公司内部公开的一些方法论的学习课程和分享等,大家在实习时一定不要错过这些宝贵资源。

最后,感谢无数个奋笔疾书的日夜,无数个含泪坚持的时间,都在不经意间汇成生命的宽度。感谢自己认真对待学业与生活,虽偶有偷懒,但从来没有停止前行,在被挫折打击后仍然选择全力以赴。相信人生就是关关难过关关过,前路漫漫亦灿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