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宝媛,会计学院2023届审计学专业硕士毕业生,现就职于中国建设银行总部。在校期间,成绩优异,课程绩点达3.95/5.00,综合测评位居全班第一。荣获四川省优秀毕业生、校优秀毕业生、一等学业奖学金、优秀共青团干部、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等多项荣誉,连续两年荣获国家奖学金。担任科硕班团支书,参与并推动班级各项工作。工作实习方面,曾在华西证券债券业务总部、华泰证券研究所、四川天府新区管委会审计局等多家单位实习,并曾在中国政府审计研究中心深入学习,不断拓宽学术视野,加深了对不同行业的认知。

一、专业学习
道固远,笃行可至;事虽巨,坚为必成。
在西财的三年是我快速成长的三年,刚步入校园时,专业课程、注册会计师备考、团支部工作等日程将我的生活安排得满满当当,但我始终把课程学习排在第一位。我认为学习既要全力以赴,也要提高效率。我一直用认真的态度对待每节课,课堂上全神贯注,当堂消化吸收、理解内涵,遇到没理解的部分就先跳过,下课后马上询问老师并解决,减轻期末复习压力。同时,选择合适的场域会让自己效率更高,上课时我会坐在前排与老师交流互动、课后我会选择在图书馆或自习室学习,回寝室则踏实休息,劳逸结合,不做“自我感动”式的虚假努力。三年来我的GPA3.95,综合测评科硕第一,也通过了注册会计师考试中财管、审计、税法等科目。
二、社会实践
在校期间,我积极“破圈”接触新平台,完成了很多有挑战性的工作,获得多元化经验的同时也不断提升自己的自觉性、领悟力和自信心。
在中国政府审计研究中心这个大家庭学习、生活的三年里,我快速成长。从担任中心迎新会、欢送会的总导演,到负责双周论坛会议报道、财务报销,再到负责审计理论创新发展论坛的所有财务事项,不仅提升了我的沟通协调和组织管理能力,也让我有机会接触优秀前辈,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前行。

研二时,我参与了多项实习工作,忙碌成了常态。那段时间,我需要在课业间隙抽出时间来处理中心和实习的各项工作,电脑几乎每天都不离身。也是这一年,我养成了很多高效实用的工作习惯,比如做好客户预期管理、复盘总结每日工作等;也培养了很多可迁移的技能,如团队合作、对外沟通、案头研究、信息检索与整合、数据分析、PPT美化等。最重要的是通过实习认清了自己的工作偏好和工作需求,这为我秋招求职提供了重要指引。
三、职业生涯规划
在读研前,我的职业追求始终聚焦于财务领域。直到研究生一年级,在和良师益友的屡次讨论以及不断向前辈请教咨询后,我才决定向金融行业倾斜。对我来说,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宏大的命题,秋招时我发现自己的知识储备和阅历见识尚不足以支撑我规划长期职业生涯发展,所以只能大概锚定一个方向,边实践边摸索。

研一时我认识到,秋招类似于本科毕业保研择校,都是一个认识竞争环境、认识自我需求、克服认知偏差和信息不对称并做出重要选择的过程。因此,三年来我积极在不同平台、岗位实习锻炼,将自我审视与他人评价理性结合,弄清自己需要什么、擅长什么,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探寻自己的能力边界。同时,尽早通过网络平台搜索、咨询前辈等方式,展开就业信息收集,尽量以正式员工视角来理性审视一份工作,了解各行各业真实情况,同时有针对性地准备简历、笔试、群面与单面。因此,秋招时面对纷繁复杂的招聘简章,我并没有迷茫慌乱,而是按照时间线有规划地进行投递。
我认为秋招最重要的三点是稳定心态、力求细致和复盘总结。
秋招时,面对非常向往的单位,我有时却连笔试都没有收到,也曾被自己认为很有把握的单位拒绝,这时很容易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或对求职的进度产生焦虑。但通过和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沟通交流,找准自身定位,了解招聘进度,我逐渐学会接受求职过程中的不确定,在每次笔面试中尽我所能,稳定心态,用行动减少内耗。
简历的投递、笔面试是一个极为枯燥繁琐的过程,多次重复后我很容易因失去耐心而疏于准备。但那时我仍严格根据投递岗位要求,适当调整简历并对上面的每一句话负责、牢记自己的关键经历细节,在与面试官对话时能及时回应。
除了稳定的心态和细致的准备,及时复盘总结也很重要。秋招时,我建立了专用文件夹,每一家公司都用一篇Word文档来记录,文件名写清公司进展,文件内容写明投递岗位和岗位描述,以方便阶段性地整理进度,并复用部分面试准备材料;针对面试,我会通过模拟面试录屏,与同学一起复盘,及时发现自己在逻辑、表达、表情等方面的问题,在几次复盘后,秋招时我几乎通过了遇到的所有群面,单面成功率也极大提升。
四、职业发展
在我看来,一份“好工作”可以看作是对自己过去学习生活的阶段总结。但“好工作”只是暂时的,随着形势变化,不同工作的工作强度、薪酬水平、发展空间与机遇都是变化的,无论处于哪一个阶段,都应踏实做好手中事,保持前进的步伐。
于道各努力,千里自同风。学习和成长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很多机会都来源于身边的老师和朋友,而获得机会的前提是,要做一个“靠谱”的人,对结果负责,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应;多思考、慢答应,答应留余地,行动要到位,只有这样才能慢慢得到身边人的认可和赏识,为自己的成长和进步争取更多的可能性。最后,在职业道路上,我认为要时刻保持敬畏之心和空杯心态,先吸收再批判,不断丰富自己的认知。
五、结尾
西财的深厚底蕴与育人理念,培养了我求实严谨的人生态度,启发了我将个人的知识与能力奉献社会的不懈追求;中国政府审计研究中心浓厚的学术氛围与良好的平台资源、导师的指导与信任为我提供了锻炼自我的宝贵机会;朋友们在生活中的相互慰藉和鼓励也为我带来了奔赴热爱的能量。未来我也会把握住自身发展的小周期,一步一个脚印,行稳致远,进而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