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世界著名古都和现代化国际城市,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古都之一,世界一线城市。
北京市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所在地。北京市成功举办夏奥会与冬奥会,成为全世界第一个“双奥之城”。
北京市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世界著名古都和现代化国际城市,荟萃了自元、明、清以来的中华文化优秀成果和优良传统,拥有众多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是全球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城市1。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北京市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扩内需、优结构、强创新、保民生,宏观调控政策不断发力显效,总体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地区生产总值超过4.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2%,经济发展韧性、活力和动能进一步增强2。
一、历史沿革
北京市是一座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古都,在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称谓,大致算起来有二十多个别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计126处;作为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有很多地方特色的民风习俗:北京小吃、京剧、京韵大鼓、相声、舞台剧、铁板快书、景泰蓝、牙雕、毛猴、漆雕、赛蝈蝈和蝈蝈笼、吹糖人、捏面人等等;居民宗教信仰者50多万,约占北京4%,现有宗教活动场所达100多处,信仰的宗教主要是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其中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对北京市的历史、文化、艺术产生过较大的影响;北京在历史上曾为六朝都城,在从燕国起的2000多年里,建造了许多宫廷建筑,使北京市成为中国拥有帝王宫殿、园林、庙坛和陵墓数量最多的城市,是全球拥有世界遗产(7处)最多的城市3。
二、战略规划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10周年,做好各项工作意义重大。首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诸多有利条件:
一是国家宏观政策效应持续释放。国家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增发国债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为推动本市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政策环境。
二是创新驱动能力不断增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力推进,国家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等战略科技力量不断涌现重大创新成果,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强化,国高新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独角兽企业数量均居全国各城市首位,科技优势加速转化为发展优势。
三是数字经济放大叠加倍增作用加快显现。本市人工智能大模型优势明显,有望推动应用加速落地、催生新的产品和服务模式。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启动建设,国际大数据交易所等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平台持续强化,信创、高级别自动驾驶等领域快速发展,发展新动能不断增强。
四是产业升级厚积薄发。关键基础技术和产品的工程化攻关不断取得突破,高精尖产业发展成效显著。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新能源汽车等重大项目建成投产,产业集群加快布局,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形成了制造业服务化和服务业制造化的双向循环,牵引产业整体向价值链高附加值环节迈进。
五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空间深度拓展。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不断深化,重点领域产业链图谱绘制完成,“一链一策”推动产业链延链补链,区域内产业配套能力稳步提升,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正加快形成。
六是改革开放全面深化。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北京服务”的举措逐步落地,“服务包”机制不断健全,进一步稳定和提振企业发展信心。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服务业扩大开放进入新阶段,“两区”建设加快推进,改革开放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加强4。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北京市将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
——深化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坚定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优化中央政务环境和城市人居环境。支持雄安新区建设,持续推动城市副中心发展,携手津冀共同打造交通一体、生态共建、服务共享、功能协同的首都都市圈。
——着力加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持续深入实施基础研究领先行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坚计划,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新赛道。加快完善创新生态体系,扎实推进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
——着力打造美丽中国先行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持续优化能源结构,扩大外调绿电规模,力争绿电占比达到25%,深化全域国家森林城市建设。
——着力抓好“两区”建设。加速落实新一轮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方案,深入推进自贸试验区提升行动。推出更多直达快享、免申即享的惠企措施。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化接诉即办改革。加强交通综合治理,争取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5%。为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更多照护支持,面向3岁以下幼儿新增普惠托位1万个。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7万套,竣工各类保障性住房8万套5。
三、经济发展
2023年,北京市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发展质量稳步提升。面对外部压力和内部困难,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五子”联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全力稳增长、抓改革、强创新、保民生、防风险,生产需求逐步改善,民生保障坚实有力,发展质量不断提升,经济保持回升向好态势。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3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3760.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05.5亿元,下降4.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525.6亿元,增长0.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7129.6亿元,增长6.1%6。
北京高质量发展指数整体呈现增长趋势,年均增速3.75%,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在全国50个城市中排名首位。《北京高质量发展报告(2024)》中,北京在分维度上,创新高质量发展指数排名也处于榜首位置。目前,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前十名的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均超过或接近0.7。北京榜上有名。细看北京“答卷”——高质量发展指数全国领先,经济、社会、生态、创新、文化、治理6个维度上排名均位列前茅。科技创新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而北京的创新高质量发展指数排名第一,具有绝对优势。经济、社会、生态、创新和治理5个维度对北京高质量发展指数的贡献度均较大,且均高于或接近总指数的年均增速水平。创新、社会、治理3个维度,成为推动北京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7。
资料来源: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5%b8%82/126069
2. https://tjj.beijing.gov.cn/zxfbu/202401/t20240119_3540273.html
3. https://www.beijing.gov.cn/tsbj/
4. https://www.beijing.gov.cn/gongkai/jihua/bg/202402/t20240201_3552090.html
5. https://www.gov.cn/lianbo/difang/202403/content_6940275.htm
6. https://www.beijing.gov.cn/gongkai/shuju/sjjd/202401/t20240119_3540986.html
7. https://www.beijing.gov.cn/ywdt/yaowen/202403/t20240304_3578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