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的职业选择:我手里有几个offer时,到底该怎么选?
(文:吴龙霞)
进入高年级阶段的研究生,无论是两年学制的专业硕士,还是三年学制的学术研究生,同样都面临即将步入社会,确定未来职业面向的选择。这其中所有的犹豫不决和迷茫彷徨都是我们往前走的必经之路,任何一个阶段性任务的终结都为下一步的未来走向埋下了伏笔,你的不安、你的困惑、你的纠结、你的犹疑都是帮助你往前实现跨越的珍贵宝藏。借着这个契机,你可以对自己有一个深度的清理和了解。往内走,一窥内在玄机,以便于看清自己真实的需要;往外看,一览大千世界,以便于了解客观世界的外在样貌。
但凡涉及到选择,终归要面临取舍。取舍之间尽显你的智慧、勇气、理想与愿望。鱼与熊掌本无好坏,只是对你自己而言,哪个是自己的真正需要。蜂拥而至的用人单位,眼花缭乱的求职岗位,那个是我需?同学之间的信息、行为干扰,家人、老师的热切期盼,那个才是我的所要?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但是你只能做一个选择,不能同时拥有。每个选项背后都有它的潜在价值,也有它的局限和不足,你需要借着这个权衡过程,厘清你最在意的价值诉求,和最能接受的局限短板。借此机会,为你的未来瞻望出那片属于你的蓝海。
向外,最好是在求职前的各个学期内,你需要尽可能的多地搜集适合本专业就业的职业方向和目标岗位。尽可能地根据自己的心仪职业、目标岗位,获取一些实习机会,在实习实践过程中不断确认自己对理想职业和岗位的喜好与否,不断拉近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距离,重新锚定对未来职业岗位的选择判断,同时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了解和积累相关岗位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向内,你需要围绕自己的性格、兴趣、价值观和能力,做一个综合分析,在符合自己性格倾向的基础上,选择自己感兴趣,且与自己现有的能力相匹配,同时又能够符合自己的价值观取向的职业应该是最佳选项。如果不能同时满足,需要在能力足够胜任的基础上,适当放宽对兴趣度的要求来选择未来的职业方向。
余生漫长,并没有绝对完美的职业选择。一开始有些人可能会走一些弯路,弯路会让我们懂得自己,且能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和不完美的世界。在重新回望的过程中不断调整和校准职业方向,没有完美的人生,也没有完美的职业选择,我们只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可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那一份工作,去完成那些你能够完成的东西,尽力去实现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