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走进咨询室时,我看得出她的情绪有点低落。A因为最近要打算就职,又担心自己没有竞争力,而预约了咨询。
我们相对而坐,A 把简历递给我。我展开两折的纸张,浏览了一遍简历。A的简历主要有基础信息、教育背景、校园经历、荣誉奖励四个部分,其中基础信息和教育背景占了很了1/2的篇幅,只写了一段校园经历,工作内容是用罗列的方式一句话概括,剩下的部分是荣誉奖励。
小A说因为计划考研没有任何实习经历,学生工作经历也比较单薄,觉得自己的简历很空,完全没有竞争力。
苹果OR 梨
如果你是一个水果商贩,一个顾客来到店里买苹果,你却一个劲地推销梨,他会买吗?
A的简历除了格式的问题,最明显的一个问题是教育背景篇幅太多。她在主修课程处写了几门课,然后大概500字的关于自己本科期间学习的描述。比如去选修其他课程或是自学一些感兴趣的科目。我微笑地告诉她,HR应该没有耐心看完这一整段,我希望她告诉我她想表达的内容。
A说由于自己绩点很普通,所以她希望能让HR看到她有博采众长,在大学学习很多综合性的知识,比如她对文史哲比较感兴趣。
我:你觉得教育背景主要是展示我们的什么技能?
A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是知识技能了。
我:对了,那你写这么多,你觉得是对方想要的吗?
A:可能不是。
我一阵见血的提问,让她顿时感悟到,确实这样写没有意义。
我:所以怎么写更有意义?
A:研究下岗位需要的知识技能,看下自己的学习内容中是否有匹配的。
我:嗯,还有呢
A:我的绩点不高,也没拿什么奖学金,
我:我看你写了几门课,这几门课你学得怎么样?考得如何?
A:还可以,《***学》我考了92,《**学》我考了90,我可以备注下单科成绩吗?
我:如果绩点没有优势,是可以的。
A顿时茅塞顿开:我知道了,应该有针对性的突出自己的优势学科。
我:很不错呢,不过你可能需要考虑在对方想看到哪些知识技能。
随后,我鼓励她虽然在大学里专业知识的学习很重要,但是她能够利用各种资源,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说明她是一个善于学习和思考的人,这种品质是很多用人单位看重的。因此我建议A在简历中着重突出用人单位需要的知识技能,对于其他知识储备可以在面试交流中作为自己的亮点告知面试官,这就类似于顾客的目标是买苹果,首选要推销苹果,等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之后可以在适当的时机把自己的梨推销出去。
有 OR 没有
要做好简历,首先需要梳理自己的经历,回顾大学三年的生活,我们做了些什么?有没有被我们忽略的经历。
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继续往下看,小A的校园经历是一段学生会某部门的干事经历。A皱了皱眉头说:老师,我的经历太少了,也没有实习经历,这种怎么竞争啊?
我:好的,那我们一起看看吧。
我先给A讲了一下何谓校园经历

经过梳理发现A不仅参加过三下乡,而且还参加过志愿服务,但是在她来咨询之前,她都没有想起来。
A的眼睛更加亮了:老师,我之前没想起来,另外三下乡项目是在结项阶段没有完成,我以为不能算。
我:项目是否完成结项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你如何参与其中并发挥作用,体现了自己哪些能力。这些是否是用人单位需要的。
A:老师,您说得太对了,我之前没想到。
原本觉得空白的简历,现在似乎找到可以写的内容了,我建议A把校园活动拆分为:学生工作、社会实践2个板块来写。做简历的时候,应该首先对自己的经历进行回顾总结,再结合招聘需求,在描述经历时运用STAR法则,突出用人单位需要的能力。
咨询结束时,我和A约定好,回去之后重做一份简历发给我,我再帮她修改下,也鼓励她在之后的求职中多去尝试,不要怕被拒绝。
求职中需要一点顿感力
每一个求职的人都像一个勇士,因为她/他需要在选择与被选择中相信自己,不断地跌倒,并重新站起来。也许,你比你想象中的更好。因此,求职中,放松心态,不要太计较结果,面对打击时,保持一种有益的顿感力,即乐观积极地态度,不急不躁,及时总结复盘,相信我们可以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