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同学在求职中纠结于“自己没有什么优势”,感觉自己没有什么实习经历,没有拿过什么有影响力的奖项,也没有担任过什么重要的学生干部,好像自己就没有什么求职优势,在投递简历和参加面试时感觉缺乏底气。
准确地说,优势是相对的,是在某一领域来谈的。对于优势的分析应当立足现实进行全面评估,既要发现亮点,也要关注潜力。如果以往的经历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或者获得了突出的奖项固然很好,但是也要认识到,国家奖学金或者各类比赛一等奖获得者、学生组织负责人都是有限的少数,大多数同学主要是参与到活动中,作出了自己的一些贡献,但同时也取得了一些进步。寻找优势固然要从比较视角来看,但是我们既应当与其他同学比较,也应当与过去的自己比较,从经历中发现自己的进步和独特之处。
另一方面,从用人单位视角来看,大学期间的成绩和荣誉虽然是求职者能力突出、素质优良的重要证明,但是真正有价值的和更受关注的是参与活动背后积极进取的态度、大胆创新的意识、团队合作的锻炼和优秀品质的历练。这些素质品质是体现在多个方面的,可以是担任学生组织负责人工作中的沟通协调、合理安排,也可以是学术科研比赛中的积极挑战、大胆探索,也可以是社会实践活动中关注现实、用心付出,还可以是课程学习中的认真投入、刻苦钻研……因此,或许你在大学期间没有担任过学生组织负责人、获得过某项比赛的一等奖等闪亮经历,但是学习生活中的积极探索和主动实践都蕴含着自己成为优秀职场人的基因,都是我们可以寻找和挖掘的宝藏。
那么,我们该如何去寻找求职的竞争优势呢?
一般来说,应当重点关注自己时间和精力的主要投放领域和特殊经历。专业优势是首先要考虑的内容。学好专业知识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也是同学们大学期间投入时间和精力最多的事情。有的同学可能每门成绩都比较好,有的同学可能有的课程仅仅是低分飘过、勉强及格,但是经历了系统的专业训练和文化熏陶,同学们对专业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构建了认知和理解,形成了运用专业思维去观察分析问题的观念意识,奠定了进一步学习应用的基础,具备了对现实问题进行专业分析的潜力。这与未经过专业训练的人员是有明显不同的。这就形成了在这一专业领域的明显优势,在相应岗位的应聘中就有了较好的胜任力。
其次,特殊经历也是同学们形成独特优势的重要源泉。一次难忘的社会实践活动可能促使你关注了解某一领域的现实问题,整理搜集了某一问题的相关资料,在走访实践和交流讨论中对问题有了深入思考。一段创业大赛经历可能激发你将某一想法转化为具体方案,推动你开展市场调研,尝试构建有效的商业模式,形成完整的创业计划书。这些活动经历背后的积极探索、沟通交流、团队协作都使你的大学经历不一般,推动你成为更具主动性和思考力的优秀人才。
再次,有的同学可能在多门外语、文艺表演、体育运动甚至游戏娱乐、旅游文化方面有独特之处,这也都有一定的挖掘空间。
此外,对待求职优势固然不能自高自大,但也不宜妄自菲薄。每个人都有独特和精彩之处。从切身体会中回顾成长足迹,你就会发现大学期间自己悄无声息的进步。透过一段段经历,品味自己锤炼的优秀品质,你就会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如果做好与应聘岗位素质要求相匹配的展示和表达,你就会对自己的职业胜任力和求职竞争力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